上台表現想亮眼/耳

你需要:曲目設計思維

領取後請存至書籤,方便之後參考喔

拆解式練琴-實體比賽篇

比賽表現就是要亮眼,but how?

  • 正在準備比賽或考試,埋頭猛練但不知道要評審想要聽什麼?
  • 曲目超過一首,練著練著失焦在眾多細節裡
  • 抓不清自己借曲目應該展現的優點?
  • 抓不清曲目本身應該展現的特點?
  • 抓不清現場空間可以利用的音響加分點
  • 不懂得馬上為自己設計與前一位參賽者的音響辨別度
過去

台灣的鋼琴比賽多都是只彈一首,4分鐘。這時比較能看出來的是上台穩定度。

現在

有些比賽獎金很高,但要彈超過兩首,或準備一整套曲目。超過一曲走天下的範圍,只彈一首的比賽準備肯定是不敷使用的....

未來

掌握曲目設計的思維。曲目的演奏順序,有何講究?除了穩定度和臨場應變之外,還有哪些維度要注意呢?

你需要的是【曲目設計思維】,

打造個人特質+曲目特質+臨場表現的最佳平衡

01 增加曲目本身的表現層次

曲目深要展現的特色和在?有層次,該以何為基準? 如何安排最有效?

02  更強調本身借曲目展現的特長

自己的擅長,自己最知道。知道曲目展現的特點,掌握曲目與個人的速配度,是選曲的重要考慮。在哪些樂段最能發揮,有時間限制的話,最好安排在評審聽到的時間段內。

掌握

曲目設計思維

03 增加對空間聲響的加分點

在不熟的場地,不熟的鋼琴,被自己彈的聲音嚇到是很正常的~~要知道上場並不是把家裡面練的東西照搬上去喔~現場總是有些不同,有沒有餘裕調整,跟事先的思想準備有一定的關係。

04  其他臨場應變 

到現場後,如何控制鋼琴,如何利用自身優勢,曲目差異,與空間音響特質和前一位參賽者做出音響區別?

世馨老師與

拆解式練琴/曲目設計思維

嗨 ~很幸運能夠和你在網路上相遇,分享【拆解式練琴】的概念

雖然有些老派,但【拆解式練琴】真的誕生於老師年輕時的低谷經驗中:
一次音樂會的前夕,無助淹沒了我~當時,我最渴望的就是理出一個頭緒來! 悔恨自己以前從來沒有把練琴的事情理出一個頭緒來,一切憑感覺,真到了要調整的時候,想問都不知從何問起~

為了避免重蹈覆轍,在之後的練習裡,都非常注重發展自己練習的標準步驟,為自己的練習做最高效的組合拳搭配。

這套為自己開發的練習方式,成功地提高練琴的效率。在留學德國的六年半內,我獲得了鋼琴演奏碩士,鋼琴演奏博士,鋼琴教育碩士,以及藝術歌曲鋼琴伴奏博士。 短時間內,能有所成,能練能考,足以證明這一套鍊琴方法的有效性。
回國後的教學與帶領學生比賽的經驗,更是讓我堅定了的對【拆解式練琴】的信心!


除了物理的限制之外(手小真的沒辦法長大!)對於練琴,這套思考方式,讓我看到所有人的無限可能性! 邀請你與我一起探索。

世馨老師

拆解式練琴創始人

圖片來源CC0/PIXABAY:音樂廳,古典音樂會

獨奏,教育與合作的多元觀點都在這裡

教學文章分享